为公证流程“做减法” 为服务质量“做加法”
去年以来,邢台市司法局扎实推进“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标准,为公证流程“做减法”,为服务质量“做加法”,不断提高公证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力提升公证办证效率和当事人办证满意度,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公证服务的新需求。
着眼缩短办证期限,邢台市全面落实公证证明材料清单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告知承诺制度,对于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证明材料充分的公证事项(事务),做到当日受理,当日办结。对于需要补充材料或核实的一般性证明事项(事务),实行“容缺受理”,将出具公证书的期限分别缩短至5个工作日或者10个工作日以内。对于符合“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公证事项,当天受理当天出证,目前已办理类似公证1428件。
邢台市推进落实“绿色继承”公证业务。针对办理继承公证事项时,当事人不能或难以提供办理继承公证相关证据材料的,由公证处代为调查核实,搜集整理相关材料,从而实现“当事人少跑腿,尽可能不跑腿”的服务理念,如当事人不能提供因去世时间太久无法出具死亡证明、婚姻记录、房屋共有人信息等情况,由公证处代为调查核实,搜集整理相关材料,着力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种服务模式的推出,使得当事人无需亲自跑腿收集材料,而是由公证人员代为处理,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了当事人的麻烦。去年以来,邢台市通过“绿色继承”方式办理公证业务247件。
邢台市积极开辟绿色通道服务办证群众。着眼优化公证服务模式,邢台市公证机构积极服务弱势群体,优先考虑为因残疾、年老、患病等原因不便到公证处办理公证的群众开通绿色通道,预约服务、延迟服务、周末节假日加班、提供上门办证服务成为工作常态,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免收公证费,减轻经济困难人群的负担,确保困难群众能够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去年以来,邢台市累计提供上门办理公证业务526件,为老年人、残疾人办理公证业务189件,办理军人、军属相关公证业务14件。
邢台市积极推行“零接触”服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完成公证业务在线咨询、申办、缴费、公证书的出证及送达等流程,进一步推进了公证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尤其是清河县公证处与专业科技公司合作,作为试点公证机构,通过“零接触”方式办理公证21件,极大地提升了办理公证业务的便捷程度,社会反响良好。
邢台市还大力设立公证便民联络点,全市在县域公证处推行“前移公证窗口,服务基层群众,预防矛盾纠纷”方式,将公证服务向基层延伸,主动地把公证服务重心转移到基层企业上来,在县区偏远乡镇设立34个公证便民联络点,定期开展法律讲座、提供法律服务、调解矛盾纠纷。去年以来,全市办理涉企类公证业务869件,开展公益法律宣传12次,代写法律文书百余篇,受到群众的欢迎。
邢台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各公证处将以“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为契机,围绕发展高品质公证法律服务,落实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一次性告知、“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清单等便民制度,探索更多的业务增长点和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帮办代办业务,积极拓展公证服务新领域和多形式的“公证+”服务,全力服务企业和民生需求,努力实现公证流程、工作方式、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