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姓遇事找法依法办事
——我省全面推进普法服务大局工作侧记
日期: 2019-09-26 12:52:38 来源: 河北法制报
2019-09-26 河北法制报
【字号: 打印本页

  “高红(化名)是从村里嫁出去的闺女,户口也迁走了,还能再分得土地补偿款吗?”作为承德市双桥区水泉沟镇柳树底村的驻村法律顾问,陈申彬律师成了村民们遇到棘手法律问题后首先想到的人。驻村法律顾问随时为村民提供法律服务,成为村里的法律“明白人”,受到群众的好评,而这在河北已不是个例。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助力乡村振兴,正是我省开展普法服务大局工作的具体写照。

  为充分发挥普法依法治理职能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良好法治环境,省司法厅按照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服务大局普法行”主题实践活动要求,在各地部署开展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服务民营企业等方面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和相关部门及行业拓展渠道、创新形式、增强联动,将普法融入解决实际问题和提供法律服务的全过程,切实提升了普法服务大局的实效性。

  法治宣传助力乡村振兴

  石家庄市赵县韩村镇的周某夫妇跟随子女到城市生活,但户口一直在村里,名下15亩承包责任田交给几个兄弟耕种。第二轮土地延包时,几个兄弟未经周某同意,就将其土地划归到自己名下。2017年农村土地确权,周某回村发现这一情况后,找到村委会讨说法,几番调解不下,这一纠纷报到了镇司法所。周某对15亩承包责任田依法享有承包权,村委会工作存在疏漏,韩村镇司法所所长就相关问题给大家都讲清楚后,联系了公证处对确立权属后的转包协议进行了公证,避免以后再生纠纷。公证员把这起纠纷的解决变成一堂生动的法治课,把普法融入法律服务全过程,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案释法”,增强了普法的实际效果。

  在河北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的努力下,律师、调解员等法律专业人士送法进村,法治讲座开到了田间地头,百姓身边的“法律明白人”越来越多,“大喇叭”定期播放法治内容,法治声音在群众耳边萦绕的同时也走入日常生活、走入群众心中,乡村振兴有了扎实的法治基础。

  上门送法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8月27日,保定市司法局组织公证、仲裁等法律服务人员到某建设集团,送法进企业,面对面进行普法宣传,解决企业遇到的法律问题,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对企业公证事项实行证明材料清单制,将“最多跑一次”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最大程度降低企业风险,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在沧州,该市组织各大律师事务所轮流举办针对民营企业的系列法治讲座,第一讲《企业涉税问题分析》就在民营企业家中引发强烈反响;在秦皇岛,该市组织律师团队定期到民营企业集聚的北部工业园区进行面对面法治宣传,并在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设立免费律师咨询窗口……

  2018年以来,河北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及相关部门在服务民营经济方面都制定了工作方案,将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的关口前移,对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听取企业家对改善法治环境、改进法律服务的意见建议,化解民营企业法律风险,促进其依法经营。

  “法治扶贫”让群众走稳致富路

  在衡水市武邑县韩庄镇张村,驻村扶贫干部拉来了项目,可村民张玲玲自己却有1万元资金缺口,结果找网贷时落入套路贷陷阱,变成欠对方10万元。衡水市司法局驻村扶贫干部郭孟福知道后,边给张玲玲一家做心理疏导,边联系公安机关报警。随后,郭孟福举办了“法治讲堂”,提醒村民们谨防金融诈骗行为。“法治讲堂”为群众带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村里群众纷纷对扶贫干部竖起了大拇指。

  走村入户了解群众所需,发挥法律援助职能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积极宣传解析土地承包、房屋拆迁、土地征收、劳动合同等法律知识,解决百姓脱贫路上的后顾之忧……我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为广大贫困群众送上“法律食粮”,推进“法治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收效良好。

  “通过丰富多彩、深入人心的普法活动,强化法治观念、法治意识,有利于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干任何事先想到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助力法治扶贫和乡村振兴。”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耿云飞说道。

 

责任编辑:河北省司法厅
相关新闻
主办单位:河北省司法厅
网站标识码:1300000002    备案序号:冀ICP备16021638号-6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00号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